学工处美丽中国实践活动——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10

部门学工处
项目类别: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项目名称: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团队名称:“见“圾”行事小分队”实践团队
队长:杨爽
指导老师:吴海生、徐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垃圾分类成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南通理工学院见“圾”行事小分队怀揣着对环保事业的热情与责任,申请了“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一、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02471日,见“圾”行事小分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工作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展开热烈讨论。我们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即提高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开会的过程中我们讨论并确定了垃圾分类活动的流程和相关工作。我们深知,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计划通过摆摊、采访、讲课、参观工厂、河道清理和打扫乡村街道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校园摆摊,调研先行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态度,72日、73日两天,我们在校园内举办了“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主题摆摊活动。现场,各式各样的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与调查问卷吸引了众多同学的驻足参与。

(图1 现场宣传进行讲解)

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不仅可以知道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与建议,同时还可以加强他们对垃圾分类基本常识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环节不仅为团队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2 同学们扫码填写调查问卷)


三、深度访谈,倾听心声

为了进一步挖掘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深层次思考,74日下午,团队成员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工作。我们走进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地,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面对面交流。

访谈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支持垃圾分类工作,但也提出了诸如分类标准不明确、设施不完善等实际困难。“我认为垃圾分类分类应该更加细化明确一点,统一一下标准,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我认为可以让垃圾分类更加普及,最好每个社区都可以安装相关设施。”这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团队后续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3 随机采访1

(图4 随机采访2


四、科普课堂,寓教于乐

为了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202475日,团队还走进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课堂上,团队成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内容与意义,并通过互动问答、游戏挑战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在扇子上绘制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想象。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意与才华,更传递出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

尽管天气炎热,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丝毫未减。他们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通过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营造起垃圾分类的环保氛围。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探索活动让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参与环保的决心。

(图5 小朋友们积极绘画中)

(图6 优秀作品展示)


四、实地探访,拓宽视野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参与度,76日下午,我们团队从学校出发,前往本次活动的目的地宿迁市泗阳县周岗嘴村,决定在此地进行“垃圾分类,青春助力”的实践活动。

(图7 村委会报道)

五、携手村干部,共谋发展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乡村的深入实施与推广,在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天即77日,团队成员还召集了村干部一同开会讨论。会上,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如何在乡村地区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村干部们纷纷表示赞同并愿意全力支持团队的工作。

(图8 会议现场1

(图9 会议现场2


六、清理行动,美化环境

除了理论学习与宣传外,团队还积极投身于实际行动中。垃圾分类的前提是提高环保意识,所以在78日、79日两天,我们来到乡村河道边和街道上,使用村委提供的工具,部分成员打捞河流中的垃圾,部分成员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在打扫完之后,我们按照垃圾分类的方式处理这些垃圾,并对日常打扫乡村街道的环卫工人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的科普。虽然天气炎热、任务繁重,但团队成员们却毫无怨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乡村环境的美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10 河道垃圾清理)

(图11 河道垃圾清理)

八、挨家挨户,科普到家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并积极参与其中,710日至712日三天,团队成员还挨家挨户地发放传单并进行科普讲解。他们耐心地向村民们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技巧,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逐渐加深并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12 向村民科普垃圾分类)

(图13 向村民科普垃圾分类)

九、值班解惑,守护绿色

713日至716日期间,在村民委员会的值班室里,团队成员轮流值守为村民们提供垃圾分类的咨询服务。无论是关于分类标准的疑问还是关于设施使用的困惑都能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复。团队成员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好评。

(图14 与村民交流关于垃圾分类的实施)

(图15 解答村民关于垃圾分类的疑问)


十、墙体立绘,传递理念

最后,为了让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在乡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717日至720日,团队成员们还利用自己的绘画技能在村中的墙壁上绘制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垃圾分类主题壁画。这些立绘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过往村民的驻足观看与思考。

(图16 墙体立绘的绘画过程)

(图17 与墙体立绘合影留念)


总结:

经过本次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公众意识提升: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分类效果改善: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情况明显好转,分类准确率有所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也显著增加。
环境改善: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垃圾填埋和焚烧的数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复杂性和细致性认识不足,导致分类不够准确;部分区域的垃圾分类设施还不够完善,影响了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等。

垃圾分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的数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促进可回收物的再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因此,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对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暑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为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和锻炼。然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更多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结语:

为期数周的暑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圆满落幕但团队成员们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却永远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青春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